德国旧房改能量 实造开释正理念践绿色节能

房子也有“正能量”?德国“正能量”房子是指动力耗费小于其动力出产的房子 。开源节流,旧房践绿是改造“正能量”住宅的基本原理。经过选用现代修建材料和修建设计 ,开释德国现已能够新建“正能量”房子。量实德国联邦旧房改造协会现在正在展开一项试点项目 ,色节经过对德国大约30座旧高楼进行改造 ,理念努力完成开源节流,德国终究到达“正能量”方针  。旧房践绿

密闭性和隔热保温是改造避免热量丢失的要害 。

“房子一方面能出产动力 ,开释另一方面耗费动力,量实假如到年末出产的色节动力大于耗费的动力  ,那么房子就契合‘正能量’规范。理念”年轻配偶兰德维希热心地向记者介绍“正能量”房子的德国理念  ,并带着记者观赏这座祖父传下来的旧房 ,了解怎么经过补葺完成“正能量” 。

担任拟定该旧房改造全体计划的修建师乌尔里希·青克介绍说,经过运用现代修建材料和修建设计,新建“正能量”房子现已在德国成为实际。但在旧房改造中,绿色节能的修建理念能否得到完成和推行 ?他们期望经过这个试点项目进一步探求证明。

兰德维希家的3层小楼坐落波茨坦市周边村庄乔厄维茨 ,占有整座农家楼南侧的1/3,居住面积约280平方米。楼前是花草丛生的大院,再往前是大片的农田和树林。配偶俩在科技公司任职,都能够家庭工作,因而也使用周末和假日时刻自己参加房子补葺。

从外观看 ,新补葺小楼浅绿色的外墙 、漆黑的房顶上铮亮的太阳能板在旁边砖黄色旧房的烘托下显得分外有目共睹。除了明显的色泽,新楼的墙体比旧楼杰出大约20厘米 。兰德维希介绍 ,墙面本来与旧房在一个平面 ,杰出来的是新添加的隔热层  。兰德维希找了一块隔热砖给记者看 ,隔热砖用疏松的石棉制成  ,保温、防火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0厘米厚的隔热层能够阻挠大部分热量的丢失 。”

走进屋内,地板没有铺好,建材 、塑料纸随处可见 ,墙面也仍是粗糙的石灰涂层。兰德维希说,确保密闭性和隔热保温是第一步,这包含对四壁 、房顶和地窖的改造 。密闭性首要经过石灰涂层完成 ,涂层一起还具有调理房子内湿度和铲除异味的功用 。与一般装饰不同,密闭涂层不只要刷在看得见的墙面上 ,在一些不起眼的缝隙处也要确保密闭性 。

门窗一般也是房子热量丢失的重要通道,因而在改造时做了特别处理 。例如 ,将门框装置在外墙的隔热层内,在门框 、窗框与墙面交接处涂上隔热胶 ,在门窗玻璃中心填充惰性气体氩气等 。经过采纳这些密闭和隔热办法 ,使房子构成一个密闭的保温空间 ,阻挠热量发出。

密闭空间的通风换气 ,由专门的通风管道体系完成 。兰德维希带记者观赏了房子中心隔墙上首要通风管道的布局 。各两根碗口粗细的管道用于房子的进气和排气通风 。经过热量交流机的热量交流 ,排出空气的热量被收回 ,用于加热新鲜空气 。这样既完成了空气的循环活动  ,又确保了热量不丢失 。热量收回率可达95% 。

契合“正能量”规范的补葺可减免20%低息贷款 。

房子的动力来历包含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和地热 。兰德维希带记者来到地下室,太阳能操控单元 、热量交流机  、热水存储器都装置在这儿。这儿像是整个房子的心脏,一切收集的动力都先在这儿聚集 。

太阳能发电电力并入公共电网 ,年末结算发电量和用电量。操控器显现,从上一年9月开端 ,房顶的2.88千瓦的光伏太阳能现已发电790千瓦时。太阳能热水则存储在这儿的一个黑色保温水罐中,用于洗澡等家用热水,冬季也用于供暖 。

假如冬季太阳能热水不够用,则由地下热水供暖 。为此 ,兰德维希家在宅院里钻了一口60米深的井用于抽取地下水  ,这一深度的地下水终年坚持大约12摄氏度恒温。经过地窖中的热量交流机 ,12摄氏度的地下水能够降温至零下5摄氏度 ,然后取得温差中的能量。这些能量能够再把部分地下水加热到大约30摄氏度。热量交流机也需求耗费电力,可是每耗费1千瓦时电力,能够加热出相当于约5千瓦时热量的热水 。

因为整个高楼地上都铺设了地暖 ,并且房子的保温功能很好 ,因而30摄氏度的地暖就能够确保冬季房子内舒适的温度 。夏天的时分  ,地暖还能够反向运转 ,将房子内过高的温度吸收 ,经过热量交流机输送到地下 。

除了热水和供暖 ,房子里电炉灶 、冰箱 、照明等家庭用电 ,也计算在动力耗费中。房子补葺完成后,德国动力署以及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将对房子进行检验 ,假如契合“正能量”规范 ,那么补葺房子低息贷款的20%能够减免 。此外,该房子也是青克地点的德国联邦旧房改造协会的一个试点项目 ,因而青克的修建设计所为房子的改建供给了无偿咨询 。除了这些优惠办法 ,兰德维希配偶预算,与一般补葺比较 ,“正能量”房子改造大约需求添加25%的预算。

兰德维希的妻子以为多花的钱很值 ,“不只房子的舒适度提高了 ,并且从长远看,还不必忧虑电价 、燃气价格上涨”。

  

内容版权声明:文章整理来源于网络。

转载注明出处:https://l4cs.rzsem.com/html/12f17599812.html